塑料編織袋廠家的市場需求增長速度、科技含量有限,出口額度已經達到頂峰。目前整個行業的產能為1600萬噸-1700萬噸,而需求不足1300萬噸,產能過剩近30%。因此,整個產業面臨著產能過剩,供大于求的現狀,體現在:
一、塑編行業門檻低,不良競爭嚴重
如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孫冬泉所說,整個塑編行業的門檻不高,人員配置和技術含量都很低。大企業利用高端設備研制的產品,小型廠房也可生產。但大型企業的機械生產成本遠遠高于小企業,單從行業內部來講,已嚴重存在不良競爭,導致整個塑編行業步入了一個僵局。因此與會的大部分企業代表皆表示,希望塑編協會能夠制定相關的行業準則,規范整個塑編市場的現狀,讓塑編企業的生產發展進入到一個健康有序的軌道。
二、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不再
塑料編織行業本身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,隨著社保制度越來越完善,國家強制要求企業給勞動者繳納保險金,所以企業對勞動者的投資成本也開始加大,這讓勞動密集型的塑編行業陷入了被動的泥沼。面臨著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,塑編企業也開始紛紛尋求出路,正如廣東某企業總經理所說:"塑編產品的質量好壞還是要看機械,用大型機械生產代替傳統勞動力生產才是出路"。塑編行業要加大科技投入和高素質技術人才引進,由以往的勞動密集型向科技投入型轉變,用機械生產代替傳統人力生產,高素質人才代替普通勞動力。
三、國家宏觀調控力度不到位
受國際金融危機不景氣的影響,國內的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,貸款困難和融資困難成了塑編企業面臨的大問題,如江西某塑編企業的總經理所說,"現在塑料編織行業的賦稅很高,作為廢塑料再生產利用的行業陷入困境,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給予補貼,希望通過塑編協會這個平臺和政府溝通,扶持塑編行業走過這一段困難時期。"
四、濫用粉料造成行業內部混亂
整個行業已處于低靡時期,某些企業為牟取私利擺脫困境濫用粉料,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質量也不合格。這種做法打亂了整個塑編行業健康發展的節奏,業界人士應該堅決抵制這種行為。塑編行業轉型迫在眉睫,企業要做的是加大科技投入而不是用粉料降低成本,想要走出這個困境,就要把握塑料編織袋廠家市場需求規律,不能只單一追求成本和產量。